三秦大地上的巾帼奋斗者

发布时间:2023-05-23 22:04   内容来源:网络   阅读量:6268   

三秦大地上的巾帼奋斗者

“布谷声中夏令新”。在这个美好的时节,“喜迎妇女十三大·巾帼奋进新征程”中央主流媒体主题采访团的成员深入三秦大地的农村社区、生产生活一线,在一路走、一路看的同时,生动记录了广大三秦女性自强不息、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最美风采。

拉坯、刻花、施釉、烧窑……在铜川市耀州区王家砭村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里,女工们在公司首席技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梁亚萍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耀州瓷就从她们这一双双巧手中诞生。在产品展示区,香熏炉、富硒茶杯、加湿器、茶叶罐等一件件构思精巧、巧夺天工的陶瓷制品令人暗暗称奇。“我们近年来不断丰富产品线,让过去的以展示、收藏为主的陶瓷产品向着日用品方向延伸,让更多的耀州瓷进入寻常百姓家。”梁亚萍告诉记者。2021年7月,全国三八红旗手梁亚萍工作站依托该公司成立。工作站通过“大师+名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刻花工艺师90余人、技术骨干35人,女工们的月收入最高达6000余元。“我希望带领更多农村妇女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让她们在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传承中贡献巾帼力量。”梁亚萍说。

地处秦巴深处的石泉县池河镇是桑蚕大镇,也是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的出土地。5月11日,在池河镇明星村,养殖户赖珍彩将一把桑叶轻轻放进蚕簸中,白白胖胖的蚕立刻围了上来。看着蚕儿们如饥似渴地吃着,赖珍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再过四五天,这些蚕就要开始吐丝了,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赖珍彩喜悦地说。60岁的赖珍彩已经有40年的养蚕史了。去年,她家的养蚕收入17万余元。养蚕的人都知道,幼蚕因抗病力弱,饲养难度较大。2006年,当地政府将“小蚕共育室”建在赖珍彩家里。赖珍彩在照顾自家蚕宝宝的同时,也帮助其他养蚕户养育幼蚕,帮助幼蚕顺利度过“危险期”。在她的影响带动下,当地400余户群众通过养蚕致富,赖珍彩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蚕婆婆”。

初夏的汉江边,山清水秀、绿意盎然。“因为这一江清水,我们水乡才有了活力、有了灵气,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碧水潺潺的汉江喜河镇段,42岁的石泉县喜河镇“社区女子护河队”队长刘丽向记者介绍“社区女子护河队”的“前世今生”。为了保持这一江清水永续北上,从2016年起,刘丽每天划着小船,捡垃圾、清理杂物、定期巡逻……在刘丽的影响和带动下,目前城镇社区已有30个姐妹加入了护河队,也就是现在的“汉江清音”志愿服务队,共同守护汉江的清澈。“村民们乱扔垃圾的现象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我们护河的频率也大大降低了。”刘丽说,护河队的工作也从之前的以清理垃圾为主,拓展到防溺水巡逻、主题宣传宣讲等。

茶山青青,茶歌悠扬。看着满眼青翠的茶园,返乡创业女大学生、西乡县秦丝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娟心潮澎湃。“当我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种茶时,身边的亲友尤其是我的父母都很不理解。他们觉得我好不容易跳出‘农门’,有机会留在大城市生活,为何要重回故土?”外表文静的江娟骨子里有一股韧劲。“我心里清楚,父辈的茶叶加工方式和经营模式需要调整。我希望通过我在大学所学的茶学专业知识来改变家族乃至家乡的面貌。”江娟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江娟家的家庭小作坊升级为3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茶产品远销海内外,去年的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致富不忘众乡邻。公司与周边2000余户种植户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收购鲜叶保障农户收入,同时带领本地30名留守妇女成立“茶姑娘服务队”,帮助茶农修剪茶树、更换优质品种、进行技术指导。“家乡的茶山养育了我,现在到了我反哺的时候。我要让青翠的茶树点缀更多的山头,不负青山不负青春。”江娟深情地说。

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还有无数的三秦女性正以崭新的姿态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创新创业的最前沿……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在各自岗位上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记者 杨小玲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