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行业,怎么啦?

发布时间:2024-10-08 03:54   内容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7886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对于存储行业来说,喜忧参半是现在最真实的写照。

喜的是DRAM和NAND的回暖,还有HBM的异军突起,忧的是行业前景并不算明朗,增长还没持续多久就出现了放缓现象。

韩厂如此,美厂如此,日厂亦是如此,尽管AI芯片的持续热销带来了不少机会,但消费市场的持续低迷也让几家厂商感到颇为头疼。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各大存储厂的近来动向里表现无疑。

SK海力士

SK海力士是当然忧得最少的那一家。

尽管摩根士丹利在9月看衰了SK海力士,卖掉了手里的股票,还把投资评级下调了两个级别,搞得韩国股市一时间人心惶惶。

好在是目前来看,SK海力士的前景较为乐观,与摩根士丹利相比,大部分券商对SK海力士一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预期,在过去一个月中,对SK海力士的第三季度和年度营业利润预测仅是略有下调或保持稳定。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近日,SK 海力士宣布开始量产 12 层高带宽存储器 3E ,成为全球首家批量生产该存储器的供应商,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交付这款先进芯片,这是其向英伟达销售的首款 12 层版本先进存储器。

今年 3 月份,SK海力士已经开始向英伟达等客户供应 8 层版本的HBM3E,HBM3E每块芯片的最大容量为 36GB,超过 HBM3 的 24GB 上限,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 9.6 Gb,这意味着使用四块 36GB HBM3E 芯片的 GPU 每秒可以读取 35 次 700 亿个参数。

这些堆栈采用了SK海力士的大规模回流成型底部填充封装技术,据称可将散热量降低“高达 10%”,从而减小了 HBM 堆栈的厚度,SK 海力士表示,它已经能够创建与 8 层堆栈高度相同的 12 层 HBM 堆栈,每个堆栈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模块比前几代薄 40%。

SK海力士总裁Justin Kim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SK 海力士再次突破了技术极限,展示了我们在 AI 存储器领域的行业领导地位。我们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 AI 存储器供应商的地位,同时稳步准备下一代存储器产品,以克服 AI 时代的挑战。”

受到12层HBM3E量产的消息影响,SK 海力士股价周四飙升 9.44%,收于 180,900 韩元。

但海力士并非没有忧虑的地方,首当其冲的就是NAND。

对于海力士来说,在入股东芝存储,收购英特尔NAND部门前,它在NAND市场中的存在感极其微弱,难以和自己的同门师兄弟——三星相媲美。

但在入股和收购之后,海力士的NAND部门就开始了市场份额的飞速爬升,根据 TrendForce 的最新季度报告,三星以 36.9%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而 SK Hynix 和 Solidigm的市场份额则达到22.1%,牢牢占据了第二的位置,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但与高速增长的市场份额相对的,是逐步增加的支出所带来的负担, SK 海力士通过两阶段交易收购了英特尔的 NAND 和 SSD 部门。第一阶段,SK 海力士以 70 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在中国大连的 SSD 业务和 NAND 制造厂。第二阶段,SK 海力士将在 2025 年向英特尔额外支付 20 亿美元,用于收购与 NAND 闪存晶圆制造和设计、研发员工以及大连工厂员工相关的知识产权。

这意味着海力士还要在下一年额外支付20亿美元,但自2020年10月被SK海力士收购以来,Solidigm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今年第二季度,才首次扭亏为盈,未来不排除还有亏损的可能性。

这也是海力士想要拆分Solidigm赴美上市的原因,Solidigm 的公开募股能使 SK 海力士能够获得一笔可观的现金,并弥补一部分资本支出,在HBM工厂不断扩产的当下,Solidigm反倒像是一种累赘。

三星

与海力士不同,三星正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三星定于 10 月第二周发布第三季度临时收益报告,但证券公司一直在下调该公司的盈利预测。

据FnGuide称,三星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预测从8月的13.66万亿韩元下调至9月的11.23万亿韩元(区间9.7万亿韩元至14.79万亿韩元),呈现下滑趋势。17.78%。三星全年营业利润的共识也从8月份的45.32万亿韩元下调至9月份的40.82万亿韩元,下调了9.93%。

本月,有15家韩国券商下调了三星电子的目标价,将一致目标价下调至99,560韩元,低于“10万韩元”大关。似乎大家都不看好三星半导体的发展,为什么曾经的存储霸主会沦落至此呢?

今年6月,英伟达CEO黄仁勋针对有关自家公司AI加速器使用的HBM的相关提问表示:“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都将向英伟达供应HBM”,“我们也在努力安排尽快通过测试,并投入AI半导体工艺使用。”在海力士通过测试近一年后,三星还没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三星曾引以为傲的DRAM部门,如今却成了“阿克琉斯之踵”。

尽管三星后续通过了相关测试,但已经被海力士甩开了一大截,而这也和此前三星对HBM技术的忽视不无关系。自2015年以来,三星一直在HBM开发上进行积极的投资,并且成功完成了HBM商业化产品的首次大规模生产,在第三代产品HBM2E上击败了海力士,但在2019年时,出于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三星减少了HBM投资并缩小了团队规模,最终导致在HBM3和HBM3E上明显落后于海力士。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星自己也陷入到了“绝望”之中,正在为确保 HBM 的领导地位而进行生死攸关的努力。9月25日,三星电子存储部门负责人对高管和员工表示,“我们必须拼尽全力共同努力”,“我们已经确定了恢复竞争力必须采取的方向”,“现在我们需要执行能力”。

三星电子各部门每季度都会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在内的高管人员都会参加,而本次会议是特别为了认识到半导体危机而召开的。对于员工提出的“确保优秀人才和人员流失对策”的问题,负责人表示“请大家努力工作”,并表示“请保护好身边即将离职的员工”。

尽管寒冬已经过去或者还未到来,三星存储部门的心却一直拔凉拔凉的。

美光

美光也是大起大落的典型。

美光的股价今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波动,这家内存巨头在 2024 年上半年一路飙升,在 6 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但此后股价一度回落近 40%,因而也成为了摩根士丹利的看衰对象。

但近日美光又一扫阴霾,公布了意外强劲的销售和利润预测,创下近 13 年来最大涨幅。该公司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财季营收约为 87 亿美元。相比之下,分析师平均预期为 83.2 亿美元。扣除某些项目后,每股利润约为 1.74 美元,而预期为 1.52 美元。

美光能够有超出预期的业绩表现,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智能热潮,据了解,HBM需求一直超过供应,这让美光得以提高价格并获得长期保证合同,其在周三表示,2024 年和 2025 年的HBM产品已经售罄。

强劲的业绩带动该股在纽约交易时段上涨 15%,至 109.88 美元,创下自 2011 年 12 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美光今年以来已上涨 29%。

美光公司运营执行副总裁 Manish Bhatia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光的优势在于它是第一家能够可靠地大批量提供更先进内存的芯片制造商。他表示,随着各家公司竞相增强其 AI 软件和硬件,美光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美光还摆脱了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放缓的困境,这两大内存市场都属于这一领域。美光表示,设备出货量现在又开始增长,Bhatia表示,这些设备将越来越多地配备人工智能功能,而这些功能需要更多的内存芯片才能正常工作,这又带来了另一个好处。

首席执行官 Sanjay Mehrotra 在声明中表示:“强劲的人工智能需求推动了我们数据中心 DRAM 产品的强劲增长。我们将以美光历史上最好的竞争地位进入 2025 财年。”

高管预计,HBM芯片市场将从今年的 50 亿美元增至 2025 年的 250 亿美元,而对 HBM 芯片的需求增加将在明年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但对于美光来说,问题依旧很多,不光是技术方面的,还有市场方面的,尽管对使用专用且昂贵内存的人工智能系统的需求旺盛,但美光的大部分业务仍然来自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这些是成熟的市场,今年销售额略有回升,但增长率最多也只有个位数。

而在HBM市场上,美光依旧是最弱的那一家,根据券商预测,到 2025 年,美光的 HBM 销售额可能达到 40 亿美元,这将使该公司占据约 16% 的市场份额,想要靠HBM提振整体业务的想法固然美好,但不足以改善美光的整体情况。

铠侠

对于铠侠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自身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8年时,急于兜售存储业务的东芝,吸引了一堆国外公司前来竞购,经过一番激烈争夺,竞购方缩减至4家,分别为鸿海精密、SK海力士、西部数据和博通。

鸿海出价最高,却第一轮被剔除,原因不外乎中国的背景,而博通呢,说是因为可能买后裁员的原因,也被剥夺了购买资格,剩下的西部数据和SK海力士都属于美日韩联盟的一部分,但背靠SK集团的海力士更有钱,出价也更高,没有丰厚的西部数据虽然强烈反对,但也无济于事。

最终,东芝以180亿美元将其出售给以贝恩资本为首的财团,该财团由SK海力士、苹果、戴尔、希捷、金士顿等参与,SK海力士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SK海力士为铠侠投入了 4 万亿韩元,2.7 万亿韩元投资于贝恩资本牵头的私募股权基金,1.3 万亿韩元用于收购东芝发行的铠侠可转换债券。

通过这笔投资,海力士间接获得了约15%的东芝存储的股份,针对铠侠做出的重大变更,海力士都有一定的掌控权,而这也为铠侠如今的处境埋下了祸根。

铠侠原计划于 2020 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但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上市计划被迫推迟。2023 年,铠侠试图与西部数据旗下的内存部门合并,以更好地与三星电子在 NAND 闪存市场竞争,但这一合并谈判因SK海力士的反对而搁浅,原因不外乎合并后的公司会对海力士的NAND业务产生威胁。

而在今年下半年,业内传出铠侠准备在10月进行IPO的消息,有望成为软银之后规模最大的IPO,但近日铠侠又取消了这一计划。据了解,贝恩资本一直目标将铠侠的市场估值定为1.5万亿日元,但近期上市同行股价的大幅下跌使得这一估值目标变得困难。

即使铠侠能够成功上市,但失去和西部数据合并的机会,不论是市场和技术上都难以和三星、海力士进行竞争,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死局。

西部数据

想要和铠侠合并的西部数据处境更加糟糕。

西部数据从去年开始就在研究拆分,未来它将拆分为两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一个部门生产硬盘驱动器 ,另一个部门生产 NAND 闪存和 SSD。西部数据现任首席执行官 David Goeckeler 将负责 NAND 和 SSD 业务,而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 Irving Tan 将成为 HDD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Wedbush 分析师马特·布赖森 表示,他计算出西部数据的 NAND 和 SSD 业务(基于 9 年前以 190 亿美元收购 SanDisk)作为独立业务的价值可能在 100 亿至 230 亿美元之间。他告诉订阅用户:“经过我们的分析,西部数据的 HDD 部分的价值几乎占到了公司总估值的全部(略高于 200 亿美元),而 SanDisk 的估值实际上接近于零。

“我们的各部分估值总和表明,市场根本没有重视西部数据公司的NAND业务。”如果比较一下西部数据和希捷的年收入和市值,就能明白这一点。希捷的业务以硬盘为主,上财年收入 66 亿美元。其目前的市值为 214 亿美元。西部数据最近一个财年的收入为 130 亿美元,是希捷的两倍,而其市值为 219 亿美元,几乎与希捷持平。因此,与希捷相比,西部数据一半的业务实际上毫无价值。

当然,实际上NAND业务不可能完全没价值,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为什么西部数据想要拆分,因为HDD业务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NAND的拖累,拆分之后各奔四方,你好我好大家好。

尽管因为人工智能浪潮,西部数据的表现还不算太糟,但拆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或许和铠侠合并依旧是最优解,NAND市场最终还是要走向抱团取暖。

对于存储行业来说,波动周期是必然会来到的劫难,熬得过去的就能吃下更多市场份额,熬不过去的就只能破产清算,待价而沽。

对于巨头们来说,同时经营DRAM和NAND可以获取更高的营收,但也背负了更高的资金压力,而专注于NAND或DRAM,固然在支出上可以松一口气,但变相地又削弱了抗风险的能力。

谁又能欢喜到最后呢?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908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图文